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100部,久久只有精品免费,成年无码按摩av片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久久综合

道中華丨南海明代沉船:完善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鏈條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2023-06-13 0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圖片

中國西北陸地考古豐富了絲綢之路研究,此次發現的南海沉船則為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重要實物。站在這樣的歷史維度和全球視角來考察南海沉船更有價值。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在南海西北陸坡發現兩艘明代沉船,文物數量巨大,年代明確,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那么,南海明代沉船有什么獨特之處?它對海上絲綢之路的南海路線有何意義?海洋考古的未來前景如何?近日,就此話題“道中華”專訪了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肖達順。

記者:以往人們對陸地考古關注較多,此次南海明代沉船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它有什么獨特之處?

肖達順:此次南海西北陸坡沉船的發現,是我國深海考古重大突破。與陸地考古相比,人們對水下考古的認識相對陌生,對海洋考古重大發現充滿好奇。

早在2007年,5500噸的“南海Ⅰ號”南宋沉船被整體打撈上來,引發世界轟動。“南海Ⅰ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共出土18萬余件文物精品,是世界級重大考古發現。

“南海Ⅰ號”沉沒處水深只有24米。一般來說,超過30米的水下考古工作就非常艱難。而此次公布的沉船位于1500米以下的深海,由我國自主研制的載人深潛器“深海勇士”號發現。深海考古是水下考古研究的前沿領域,人工無法打撈作業,必須要借助深海潛水器或水下機器人,還需要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學等多種學科、領域的支持,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科技水平。

這兩艘沉船,一艘以裝載瓷器為主,散落范圍有上萬平方米,最大厚度達3米多,推測數量超過十萬件,體量巨大。初步判斷為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年)由中國駛出的貿易商船,被定名為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以下簡稱一號沉船)。另一艘沉船裝載大量經過簡單加工的原木,尺寸相近,碼放整齊,初步判斷是從海外駛往中國的船只,年代約為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年),定名為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以下簡稱二號沉船)。這是繼“南海Ⅰ號”之后,又一次世界級重大考古發現。

圖片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的瓷器。(圖片來源:新華網)

圖片

▲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的木材。(圖片來源:新華網)

記者:目前,南海西北陸坡兩艘沉船所發現的文物透露出哪些歷史信息?

肖達順:一號沉船所堆積的貨物有青花瓷、青花碗、綠釉器、醬釉罐、紅綠彩、藍底黃彩等各種器物。對標明代沉船“南澳一號”等遺址的瓷器,我們可以判斷,青花瓷器很大部分應該是景德鎮相關窯口生產,也有漳州窯口生產的。

醬釉罐是一種儲物罐,也被稱為“廣東罐”。唐宋以來,廣東地區大量生產。明清時期,福建、浙江、東南亞等地區陸續也有生產。在東南亞、波斯灣、東非等很多地區的貿易港口都發現了醬釉罐。

二號沉船所堆積的大量原木,應是運往中國的珍貴硬木。明后期海禁開放以后,大量來自東南亞的花梨木、紫檀木、楠木等珍貴硬木進入中國,用于宮廷、園林建筑和家具制作,特別是成為以天然木質紋理為主要審美特征的明式家具的主要用材。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指出,印尼人不僅將本國的紫檀運銷中國,還從非洲進口轉銷至中國。

記者:此次南海明代沉船的考古發現對研究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外文化交流,有怎樣的歷史價值?

肖達順:我國以往的水下考古工作,主要在沿海和島礁周邊開展,而此次調查是首次對深海水下文物開展的考古工作。目前,南海海域的古代沉船遺址共有100多處,將這些沉船地點串聯起來,對研究南海貿易航線意義重大。

一號沉船是由中國駛出,二號沉船是由海外駛入中國,雖是往返兩個方向,但兩艘船年代相近,大致沉沒在同一區域,相距僅十多海里。由此可見,這個點位的重要性和這條貿易航線的繁忙程度。

可以說,南海西北陸坡深海沉船點,填補了我國古代南海離岸航行路線的缺環,完善了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段航線的歷史鏈條。

事實上,各個歷史階段都有一些代表性沉船資料。1998年,在印尼勿里洞海域發現唐代沉船,裝載了大量瓷器。1997年,在印尼爪哇海發現了一艘五代十國時期的沉船,發現鑄有“桂陽監”等字樣的銀鋌、南漢“乾亨重寶”鉛錢。2007年整體打撈上來的“南海I號”屬于南宋沉船。2012年,在福建漳州圣杯嶼海域發現了元代沉船......

圖片

▲南海Ⅰ號出土金腰帶。(圖片來源:新華網)

圖片

▲南海Ⅰ號上的青白釉癸口瓷碗。(圖片來源:新華網)

葡萄牙人在16世紀首次穿過馬六甲到達中國珠三角。在廣東沿海島嶼葡萄牙早期來華的一些貿易據點遺物中,發現大量明代青花、紅綠彩等瓷器,其中個別瓷器已開始印有葡萄牙皇室“十字”標志,這表明中國和歐洲已建立直接貿易聯系。而這次發現的南海西北陸坡深海沉船屬于明代中后期,正值大航海時代來臨,是中國南海往返西洋的典型沉船代表。

一號沉船應是由我國東南地區駛往西洋方向。在同時期南非海域圣本托號沉船、圣若昂號沉船中,都發現了大量青花瓷等遺存。那一時期,伊朗、土耳其等皇宮收藏青花瓷,歐洲王室亦是如此,十分崇尚中國的青花瓷。

東南亞距離中國近,也掌握瓷器技術,但其青花瓷的色澤質量都不如中國所產。明朝海禁期間,東南亞以及日本伊萬里等瓷器一度流行。但開海禁后,中國瓷器重新占領市場。

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基于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背景。中國西北陸地考古豐富了絲綢之路研究,而此次發現的南海沉船則為我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重要實物。站在這樣的歷史維度和全球視角來考察南海沉船更有價值。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海洋考古的未來前景?

肖達順:文物和遺址是歷史的“活化石”,是傳承和展示歷史的物質載體。南海西北陸坡深海沉船是中國古代南海至印度洋沿海,甚至遠達歐洲地區國際貿易圈繁榮的重要見證,為充實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航線研究,講好海上絲綢之路的中國故事,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隨著國家綜合實力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海洋考古未來前景非常廣闊。這一次只是在深海發現了一兩個點,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的沉船點被發現,并且會涵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歷史時期。

通過這些海洋考古發現,我們的海洋文化遺產分布將會更加清晰完整,海上絲綢之路網絡、貿易活動研究將更加細致,向社會大眾分享海洋考古成就將有非常多的新鮮材料。

事實上,人類的發展歷史是由陸地走向海洋的,考古學也是如此。從陸地田野考古到水下考古是一個突破,從近海考古到深海考古又是一個突破。未來,陸地考古和近海、遠海考古深入結合,互相補充,雙向互動,必然有助于我們更細致地研究人類海洋活動,更深入地探索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進程。

受訪者簡介:

圖片

  肖達順,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

監制|楊新華

【責任編輯:吳艷鵬】

為你推薦

換一批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