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噠”校園數字虛擬人、揮揮手就能切換的“可視化”音樂、趣味十足的三維數字換裝晚禮服……近日,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2024屆本科生畢業作品展在該校建筑藝術樓開展,一批融合了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字科技的藝術作品,吸引眾多師生前來觀展“打卡”。
參展者體驗“可視化音樂”。
“你好,請問長沙理工大學大學共有多少個本科專業?”
“學校共有88個本科專業哦!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3個……”
展廳入口處,設計藝術學院本科畢業生羅敬暄正向師生展示他的作品——一名可以實時與觀展者對話的數字虛擬人。這位聲音甜美、青春洋溢的“校服女孩”后端連接著囊括學校多方面概況的信息庫,不僅能對外宣傳學校的招生計劃、校園文化等,還能為師生提供優質的個性化校園導航服務。
羅敬暄向同學展示自己制作的校園數字虛擬人。
為了讓虛擬人“會說話”,羅敬暄自學游戲引擎和建模相關軟件,從2D繪制入手,結合人工智能技術,花了三個多月時間,最終形成了這款交互感十足的作品。“我還制作了一批與之相關的衍生品,如桌面寵物等。后續我會繼續完善打磨作品,爭取做出一系列校園文化創意產品。”
握緊手指再輕輕張開,屏幕上的花朵便隨手勢綻放、凋零,配上清新空靈的音樂,觀眾如身臨大自然,體驗到生命之美。這是另一位畢業生于澤楷的作品《潛生共鳴》,“利用這個體感交互裝置,我們可以通過距離和手勢來影響花朵的形態。”于澤楷表示,該作品想探討的是在全球生態環境問題下人與植被的距離關系,也希望能引發更多人關于環境保護的深層思考。
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緊密結合也是此次設計展的一大亮點。如作品《四時》靈感來源于《山海經》中的異獸應龍、窮奇、鹿蜀和朱厭,象征著人類四種不同的情緒;作品《覓境》將中國古代名畫《千里江山圖》與虛擬制片技術相結合,讓綠幕前的觀眾瞬間成了“畫中人”;作品《后生之花》融入土家織錦紋樣元素,觀眾可按照操作指南在“電子織布機”上織出圖案……透過科技“外衣”,同學們對于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更加鮮活有力。
參展者嘗試依照土家織錦紋樣織出圖案。
據介紹,本次畢業設計展以“數字·智能·互動”為主題,分為數字媒體展區、視覺傳達展區、工藝美術展區、環境設計展區四大版塊,集中展示了421名本科畢業生的126件(套)作品。作品設計類型包括數字媒體設計、智能交互設計、品牌設計、包裝設計、文創產品、環境設計等。“我們聚焦‘藝科融合’交叉學科領域,運用‘數智化’技術,以中國視角、世界眼光深耕細作中華文化和湖湘文化的豐富資源,希望培養出更多具備創新力、審美力、協同力、實踐力和科技力的設計創意人才,創作出更多體現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數字文化精品。”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王健表示。(中國日報湖南站記者 鄒碩/劉飄逸 陳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