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近日訪華期間曾公開抱怨,稱中國電動汽車、電池及光伏板等新能源產品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并表示“美國已經注意到包括歐盟等其他經濟體對于這一問題的關切”。
當前,拜登政府急于將“中國產能過剩”炒作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背后自有其算計:要讓自己的種種保護主義舉措顯得“合情合理”,更要在“大選年”里穩住來自工會的選票支持。
當地時間本周三,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將根據美國工會提出的申請,對中國在海事、物流和造船領域“不公平、非市場的政策與做法”發起301調查。據稱美國工會們認為,這類政策與做法將令中國在全球海事、物流和造船產業占據“統領地位”。
就在同一天,美國白宮方面又要求對中國鋼鋁產品采取新的限制措施,包括將對中國鋼鋁產品的301關稅提高至現有水平的3倍。雖不確定目前正在進行的調查將最終如何收場,但如果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跟進行動,鋼鐵和鋁的關稅稅率將有可能升至22.5%。
考慮到選舉年的政治氣氛,美方這些相關舉措,其最終導致的結果不容樂觀,更有可能進一步破壞中美兩國本已緊張的經貿關系。
當前中美之間存在一些作為經貿伙伴本可以正常看待,且遵循既有規則就可以處理的問題,但就如何“定義”和“處理”這些問題,雙方之間如今卻存在極大的分歧。
針對美國對華發起新301調查,中國商務部于近期進行了回應,稱美方申請書中充斥大量不實指責,將正常貿易投資活動曲解為損害美國家安全和企業利益,將自身產業問題歸咎于中國,既缺乏事實依據,也有悖經濟常識。
中國商務部指出,美多份研究報告顯示,美造船業因過度保護在多年前就已失去競爭優勢。美方為本國產業提供數以千億計美元的歧視性補貼,卻指責中方采取所謂“非市場做法”。事實上,中國產業的發展是企業技術創新和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的結果,美方指責根本站不住腳。
此外,中國商務部還敦促美方“尊重事實和多邊規則,立即停止錯誤做法,回到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中來”。
談到“規則”,鑒于當前美國的政治氛圍,要想與中方就究竟遵循哪一套“規則”達成共識,似乎是極其困難的。這類重大問題,很有可能將會一直拖到美國大選結束后才會有真正的定論。
目前,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都在為未來四年入主白宮激戰。在這場拉鋸戰中,“抨擊中國”始終是雙方較勁的一大議題,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也無非就是為了爭奪選票的又一場算計。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4月19日社論
原標題:‘Overcapacity’ moves driven by need for votes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
編譯:涂恬 編輯:李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