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周月桂 黃婷婷
12月15日12時,船長130米、載重6500噸的國際航行船舶“新奧遠鑒”號貨輪,緩緩駛離岳陽城陵磯新港集裝箱碼頭奔赴目的地。這是今年長江進入枯水期以來進出城陵磯港的最大外貿海輪。
寒冬時節,城陵磯港繁忙依舊,巴西的玉米、南非的鐵礦石等,自海上入長江;湖南的煙花、江西的陶瓷等,起航向海外。兩個月前,10月28日,城陵磯港集裝箱吞吐量已突破百萬標箱,提前64天達到2022年全年總量水平,至2023年底將圓滿完成年初既定目標120萬標箱。
枯水期繁忙的城陵磯,映照著湖南立足“一帶一部”區位優勢,在復雜多變的經濟背景下,面向挑戰、破浪前行,奮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火熱實踐。
五大國際貿易通道“握指成拳”,進出口結構質量優化提升
對外貿易韌性凸顯
“發車!”
12月26日,首列湖南婁底—懷化—中(國)老(撾)班列從婁底東站發出,滿載橡膠制品、農業器械,在懷化國際陸港中轉集結后,駛向老撾等東盟各國。
就在半個月前,12月12日,首列“湘滇·瀾湄線”懷化—昆明—萬象國際貨運接續班列也從懷化國際陸港西貨場鳴笛發運。
一輛輛“首發”國際班列相繼發出,湖南友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友如坐不住了。他急切地想要大干一場,在懷化發展木薯加工產業,打造全國木薯淀粉集散中心。
唐友如做了20多年國際物流生意,在他的辦公室里,一幅《“一帶一路”全景地圖》被擺在最醒目位置。他指著地圖上的湖南省說,湖南雖在中部,但“出海”通道多,未來一片蔚藍。
國際貿易通道拉近了內陸湖南與邊境、海洋的距離,“東南西北”和“天上飛的”,湖南五大國際貿易通道“握指成拳”。
向東,岳陽城陵磯港至南京、太倉、上海始發直達航線實現東向出海,今年再添岳陽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國際直達航線通航,擁有了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國際航線。
向西,懷化連接中老鐵路、對接東盟,懷化—東盟班列今年前11月共開行402列,同比增長217%,湖南與最大貿易伙伴東盟的距離大幅縮短。
向南,汽車專列、陶瓷專列、鋼材專列等從工業重鎮株洲陸續發出,湘粵非鐵海聯運直達非洲大陸,今年前11月共開行577列,同比增長149%。
向北,湖南中歐班列連續三年開行超千列,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中歐班列(長沙)本省企業貨量占比穩步提升,本地出口貨柜占比達到54%。
向上,從長沙機場出發,4小時內可抵達國內外160個城市,長沙航空口岸復航國際(地區)客運航線17條,累計執飛全貨運航線7條。
國際貿易通道不斷拓寬,湖南加速對外開放步伐,外貿進出口穩步前行。
“湖南外貿正逐步從低基數下的快速增長階段,邁向一定規模下的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沈裕謀說。
2023年,面對日趨復雜嚴峻的國際貿易形勢以及全省外貿增長動能結構性改變“陣痛期”,湖南穩住外貿基本盤,推動進出口結構質量不斷優化提升。
今年以來,省商務廳全面走訪服務解決生產型出口企業困難訴求,解決各類問題400余條,出臺了《湖南省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若干政策措施》《湖南省重點外貿企業服務保障機制》等政策文件。
數據顯示,前11月,湖南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裝備出口均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湖南太陽能電池、鋰電池、電動載人汽車“新三樣”產品海外暢銷。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越來越多湘企將眼光投向中亞、中東等新興市場。前11月,湖南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2936.8億元,占同期全省外貿總值一半以上。湖南對巴西、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等新興市場貿易正不斷擴大。
“三類500強”投下信任票,湘商陸續“歸巢”
招商引資“磁力”強勁
“我們主要做加工貿易,明年想開拓國內市場……”12月23日,湖南省外商投資企業供需對接活動上,湖南泰松腸衣食品有限公司行政主管王春來提出訴求。
“跟正大合作!腸衣來多少,我們要多少。”王春來話音剛落,正大集團湖南區資深總裁鄧紅成立即回應道。一場合作就此達成初步意向,兩家外資企業在湖南尋找到新的商機。
這樣的場景,在湖南并不鮮見。10月12日至15日,“2023跨國公司湖南行”活動舉行,79家跨國公司和120余位企業家受邀來湘,帶來多項新的投資計劃。這是近年來跨國公司高管集中到湖南最多的一次,也是湖南首次針對吸引外資舉辦的大型活動。
今年以來,湖南瞄準“三類500強”,加大招引力度,舉辦“歐洽會”、跨國公司湖南行等招商活動,全力引進斯特蘭蒂斯、百勝、鵬瑞利、拓高樂等重點外資項目。
“寧可開會請假,也不要讓企業家空跑一趟”“企業有困難,省商務廳有專門上報的綠色通道”……
今年以來,湖南印發開展促進企業擴能升級和產業鏈精準招商工作方案、出臺全省招商引資亂象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等,重商、崇商風氣日盛,逐漸成為外資企業的投資洼地、興業熱土。
雙向奔赴、“湘”伴成長。前10月,全省合同簽約131家“三類500強”企業投資項目302個,包括64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190個,其中不乏研發總部、研發中心等大型優質項目。
“三類500強”企業為湖南投下信任票,湘商也在“讓廣大湘商在湘更吃香”的誠摯邀約下陸續“歸巢”。
2023年,湖南連續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湘商回歸座談會等重要會議,還將座談會的會場搬到了上海、北京、深圳,走入長三角、京津冀地區、粵港澳大灣區,與廣大湘商共聚一堂,話期盼、謀發展。
“他鄉縱有當頭月,不及家鄉一盞燈”。湘商,已成為湖南發展值得依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今年前10月,全省湘商回歸投資新注冊企業1117家,湘商回湘投資項目累計到位資金4715.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3%、27.2%。
12月16日,萬興科技(長沙)創意科學園開工,規劃投資近10億元,萬興科技入湘發展創下新的里程碑。
“我們堅信當初回湘的選擇是正確的,我們也正享受著這個選擇帶來的紅利。”湘籍企業家、萬興科技董事長吳太兵說。
當好對非經貿合作先行者,種好改革開放“試驗田”
開放平臺釋放動能
12月的馬達加斯加正值雨季,島嶼西部的齊魯阿努曼迪迪,山坡上野草瘋長,羊群在其中“飽食終日”。
“這些羊都是要去中國的。”農戶戴維是當地農民合作社的負責人,這些羊屬于湘企袁氏種業在馬達加斯加設立的中馬牧業公司。
“我們正在首都塔那那利佛建設標準工廠,預計明年2月即可完工,明年4月有望正式進口馬達加斯加羊肉。”袁氏馬達加斯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艷萍介紹,今年6月在湖南舉行的中非經貿博覽會上,馬達加斯加羊肉輸華的檢疫議定書正式簽署。
長期落戶湖南的中非經貿博覽會,正成為中非經貿合作領域一個高水平、高能級的開放平臺,促成一個個中非合作項目,推動中非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
今年6月29日至30日,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長沙舉行,重啟中非“面對面”交流對話。
“湖南搭臺、全國唱戲、中非共享”,來自68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各界代表出席開幕式,參展商、展品、合作成果均創歷屆之最。
博覽會期間,非洲國家在湖南設立的首家總領事館——馬拉維共和國駐長沙總領事館正式開館,為湘非兩地交流合作帶來新的機遇。
湖南正成為全國對非經貿合作最活躍的省份之一,近三年對非進出口年均增長31.6%,規模保持全國第8位、中西部第1位。
今年,湖南14個市州各自組成經貿代表團,奔赴非洲28個國家開展邀商邀展和經貿對接工作,搭建起湘非經貿常態化聯系機制。
作為湖南自貿試驗區的三大特色戰略定位之一,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建設全面推進:推動破解非洲農產品準入問題,創建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組建中非經貿高端智庫聯盟,培養對非商事法律人才……
在119.76平方公里的改革開放“試驗田”里,湖南自貿試驗區探索形成了39項全國首創制度創新成果。近期更有好消息傳來:“湘粵港‘跨境一鎖’快速通關模式”創新案例獲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簡報專刊推介。至此,2023年湖南自貿試驗區有7項成果、做法在全國復制推廣和推介。
持續升級開放平臺,目前湖南已設有3個國家一類口岸,建有5個綜保區、2個保稅物流中心,疊加了13個進境指定商品查驗場資質。各類開放平臺持續釋放動能,為湖南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贏得更多先機。
(周月桂黃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