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去年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又在《求是》發表文章,指出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6月6日,全國文化和旅游賦能鄉村振興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湖南舉辦。未來,各地將圍繞創意設計、手工藝等重點領域,推出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文化產業品牌。
為全面展示長沙“土特產”,記錄鄉村振興的鮮活故事,探尋特色產業發展新動向,長沙晚報從即日起推出“我們村里的土特產”系列報道。
土味名片
寧鄉梔子俗稱黃梔子、山梔子,花可食,果入藥。寧鄉種植梔子歷史悠久,上世紀70年代被國家商務部譽為“梔子之鄉”。現在我們村的梔子花大戶面積有5000多畝,還有村民散戶種植數百畝,是富民強村的支柱產業。
推薦官 喻家坳鄉太平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蔡衛華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禹 通訊員 曹智雄
湯湯溈水滋養的寧鄉,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數千年歷史饋贈給今人豐饒的土特產,如流沙河花豬、五里堆香干、溈山毛尖、沙田包子等地標性產物。
在喻家坳鄉,還藏著一種“黃金果”——寧鄉梔子。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全國各地的藥商都排著隊來寧鄉搶購,掀起了一輪風靡藥材界的寧鄉梔子熱潮。如今,寧鄉梔子扎根沃土,將寧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點綴得花香滿徑,也令廣大村民群眾憧憬著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梔子花已與寧鄉結緣逾千年
作為寧鄉梔子溯源地,喻家坳鄉峰巒起伏坡緩坳多,加上通透性佳的砂性紅壤,尤其適合梔子生長。
據史料記載,東漢末年,“醫圣”張仲景曾用寧鄉野生梔子入藥制成“梔子湯”,化解瘟疫廣濟蒼生。寧鄉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文國旺介紹,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寧鄉縣志·賦役志·物產類》記載:“梔,栯桃也。木高數尺,葉似桂而大,白花重瓣清香,單瓣結實如金櫻,名山梔。”他分析認為,寧鄉縣志將梔子花錄入《賦役志》,說明當時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
“梔子樹,伴墻栽,一朵嬌花帶露開……”近日,記者走進喻家坳鄉,年過八十的村民銀冬生老人隨口唱起的這首山歌,亦是梔子種植文化的生動見證。
小梔子培育長成億元大產業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寧鄉就建立了梔子花藥材生產基地,喻家坳等鄉鎮的野生梔子隨處可見,寧鄉也被國家商務部授予“梔子之鄉”的美稱。
當歷史的車輪轟隆向前,小梔子綻放出新時代的光彩,逐漸培育成長為惠及民生的億元大產業。
“我在基地打工五個年頭了,一個月可以拿到3000多元。”在太平山村騰輝梔子種植基地,53歲的脫貧戶賀香蓮正在分揀鮮花。她高興地告訴記者,平時自己主要負責為基地施肥、除草,采摘當季的鮮花和梔子果,“我兒子正在讀大學,這份工作能夠保證一家人的生計,感覺生活更有奔頭了!”
“今年風調雨順,梔子花大豐收,現在每天要請100多人采摘,加工廠一天可處理鮮花5000斤。”騰輝中藥材有限公司董事長蔡迎華介紹,他從2010年開始返鄉創業種植藥材,目前基地規模達到4000多畝,不僅有效利用了荒山空地,盤活了土地資源,還解決當地勞動力200人以上就業,其中包括50多戶脫貧戶,2022年發放工資100多萬元。
記者走進騰輝公司加工車間看到,新鮮采摘的梔子花堆成了一座小山,工人正在揚花保鮮。經過篩選分類、蒸汽殺青、清水漂洗,晾干之后真空包裝,有利于冷鏈運輸和保存,冰凍花全年都可食用。
“只有通過科技創新,才能真正提升產品價值。去年公司產值達到1000多萬元,今年有望達到2000萬元,以后還會加大科研投入。”蔡迎華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滿,公司和多個科研機構合作,開發出梔子花系列的面膜、精華液、洗面奶、保濕噴霧,花蕊制作的香囊、花蜜也受到消費者青睞,產品附加值相比鮮花提升20倍以上。
一枝獨秀不是春。2020年以來,喻家坳鄉緊盯“壯大梔子產業、打造梔子小鎮”的目標,以建設農文旅融合的梔子小鎮為方向,扎實推進梔子產業快速發展。為進一步壯大產業,該鄉探索推廣了“黨建+能人+合作社+農戶”模式,將黨支部建在產業發展第一線,提速集體經濟發展,帶動村民增收。
“我們基地種植1000畝梔子,采摘新鮮梔子花賣到12元一斤,精選包裝后能賣25到30元一斤。”在種植大戶嚴斌的梔子花基地里,每天前來采摘休閑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據介紹,嚴斌還聯絡發動周邊80多戶農戶,他送去梔子苗,培訓花木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代為村民銷售,平均每位農戶可年增收1萬多元。
2020年,陳玲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政策,從深圳返鄉創業,目前經營著紅湘肴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創立寧梔宴、梔果輕茶兩個品牌,“爆款”梔香扎肉深受食客歡迎。2021年至2022年,她合作農戶約220戶,公司員工多為本地女村民,通過收購產品、扶持用工等方式為農戶增收約200萬元。
目前,喻家坳鄉的梔子種植面積近萬畝。2023年,全鄉預計可采摘鮮梔子花150萬公斤,綜合產值預計可達4500萬元,提供上千就業崗位,產業鏈帶動瞄準億元目標。
梔子小鎮農文旅融合更芬芳
日前,在喻家坳鄉玉花谷廣場,上萬游客徜徉在浪漫的梔子花海,體驗著美食嘉年華的好時光。
梔香枕芯、梔子口紅、梔果輕茶、梔香鵝……記者在現場看到,“十大”梔子花系列新品一經推出,引發游客爭相嘗鮮,更有明星視頻推介、政協委員直播帶貨、短視頻大賽、青年系列活動等,在線下和線上掀起一波波熱潮。
“嘗嘗我做的鮮花餅,清甜可口呢!”太平山村23歲的大學生歐陽思寒返鄉創業,試著用梔子花為原料制作鮮花餅,沒想到很快售罄,不少游客還加了她的微信,希望以后能夠網購。而她的村莊也不再沉寂,看著每年采花賞景的游客越來越多,不少村民建起新房或將院落裝飾一新,希望能夠留住游客,分得民宿經濟的一杯羹。
近年來,長沙市“十四五”規劃把喻家坳鄉列入重點建設的特色小鎮,寧鄉則以喻家坳鄉為試點,打造全國“一鄉一品”梔子小鎮。與此同時,在名氣、人氣雙升的帶動下,梔子鮮花質優價增,吸引各方游客累計超10萬人次,初步形成了從種植、鮮花、梔子果出售,到產品精深加工,再到文化旅游的農文旅融合發展全產業鏈條的質變升級。
“我們將繼續以花為媒,全面推進全鄉四大億元支柱產業,致力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特色小鎮,讓村莊更美、村民更富。”喻家坳鄉黨委書記姜曉表示,在寧鄉土地上生長千年的梔子,沐浴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榮光,已經實現了構建產業、走出山村的小目標,貼上了“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的金字招牌,未來的產業發展之路定會越走越寬。
記者手記
小小梔子花,何以成就鄉村振興的美麗神話?
記者在了解喻家坳多年的發展路徑之后,感悟出的答案是——上下同心者勝。
以梔子花產業為例,從入選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到獲評寧鄉市花;從長沙市“十四五”規劃把喻家坳鄉列入重點建設的特色小鎮,到寧鄉將梔子產業納入其“十四五”規劃鄉村振興的重點農業產業;從連續四年舉辦梔子花節,寧鄉市長多次現場代言直播帶貨,到鄉政府牽頭與大學院校緊密合作,企業不遺余力進行科技創新……為了這朵花盛開,各方可謂鉚足了干勁。
記者相信,迎著陽光,這朵梔子花會更加芳香怡人。
(張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