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版面截圖
去年8月中下旬,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大壩場中學八年級(3)班班主任安華強老師在清查學生情況時,發現學生黃清杰(化名)和毛娜娜(化名)已前往其父母務工的廣東省江門市,并得知了這兩個孩子不愿意繼續上學的情況。
黃清杰和毛娜娜都是當地精準扶貧家庭戶的孩子,為做好控輟保學工作,確保班上每個學齡孩子都能正常及時返校就讀,安華強老師決定只身前往廣東,將他們勸返回校就讀。
8月21日,安華強老師搭乘長途客車去往廣東江門。
原來,黃運良家在江門市開辦了一家木材加工廠,由于廠里出事故死了一名工人,黃運良父親承擔安全管理責任被判服刑三年,家里因為賠償死者家屬而負債。黃運良因為爸爸服刑而自卑,有思想包袱,慢慢成績下降了。媽媽怕他考不上高中,讀中職沒前途,不光彩。
安華強了解了黃運良的情況后,拉著黃運良和他的媽媽苦勸了三個小時,從義務教育的強制性到國家教育扶貧政策的優越性,從各級政府的嚴格要求到孩子學知識長本事的重要性,從學校老師的殷切希望到班上同學的同窗之情,深入淺出,語重心長。
最終,黃媽媽松口了。
在勸說毛娜娜時,安老師也遇到了阻力。毛娜娜是單親家庭孩子,其父親十多年前就去世了,缺少父愛的她,長期孤僻,自閉,不與人交流,還多次發生過自殘。為此,安老師經過兩天時間的努力勸說,毛娜娜才同意了回校上課。
事前,安老師了解到,除了自己班上的黃清杰、毛娜娜外,學校還有一名其他班的貧困孩子安金林(化名),他寧愿在外打工也不愿上學,隨父母滯留距離江門市50多公里的中山市。成功勸學黃清杰和毛娜娜后,安老師又搭乘汽車前往中山市尋找安金林。
8月26日,安華強帶著黃運良、毛娜娜、安金林回到了思南。
目前,黃運良、安金林已回到了思南縣大壩場中學繼續讀書。毛娜娜則因為易地扶貧搬遷原因申請轉到了銅仁市第十七中學就讀。
回校之后,學校心理健康老師對黃運良進行了細致觀察和分析,校長和老師也分批陪伴他。
同時,學校還掀起了一場“控輟保學與教育扶貧”大討論,“決不讓一個孩子失學輟學”成為老師們的共同心聲。
安金林說:“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在外面根本無法進入正規廠,只能去一些不夠規范的餐館打雜,運氣不好遇上不友善不懂法的老板,就慘了。談工資,老板說我們是學徒工。可是,干的活比牛還累。”
曾經斷斷續續輟學后被老師請回教室的一些同學,也敞開心扉,說出了心里話。
“控輟保學工作一個都不能落下!”安華強老師表示,千里追尋勸返學生回校復學,雖然很累很苦,但是看到學生重新坐回教室,心里就覺得特別的值。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貴州9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78.6%,低于全國水平12.9個百分點。
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貴州攻堅克難、銳意改革,推動控輟保學成為一場涉及社會各方力量的“全民總動員”。
2019年,貴州在全國率先研究制定了《控輟保學勸返復學工作指南二十條》,針對外出務工、因病因殘、缺乏關愛、早婚早育、失蹤失聯等20種輟學類型,逐一提出勸返復學措施。
2019年10月份勸返復學的117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有9人因早婚早育通過送教上門方式安置;有1人因年滿16周歲且外出務工多年已成為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來源,通過遠程視頻送教方式接受教育;有2人外出務工多年,且個人有學習實用技能的愿望,安排到中職學校就讀。
此外,貴州省從實行分類安置、強化德育教育、合理設置課程、實施分層教學、科學規范管理、關愛復學學生等六個方面,加強勸返復學學生管理,明確縣鄉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在整班移交工作中的各自職責,指定整班移交工作流程,防止學生在小升初環節輟學,確保100%升入初中學校就讀。
據悉,為打贏控輟保學攻堅戰,貴州省開展全省疑似失學兒童情況、6至16周歲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子女就讀情況核查,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控輟保學臺賬,實行控輟保學每月動態報告制度。同時,組建控輟保學督戰隊,采取明察暗訪方式,對控輟保學問題較多、工作推進緩慢的縣區進行現場督導。
截至2019年12月,全省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從年初的10411人下降到52人。其中,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全部勸返復學,實現歷史性首次動態清零。(記者 李磊 楊軍 編譯 車維維)
原文見9月8日中國日報4版 英文鏈接:https://global.chinadaily.com.cn/a/202009/08/WS5f56e1b6a310675eafc5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