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吳海龍致辭(攝影:鄒紅)
中國日報網10月30日電 以“文化對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五屆年會日前在北京召開。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吳海龍在年會上發表致辭,他表示,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命運與共,才是人類社會和人類文明繁榮興旺的必由之路。全文如下:
以文化對話 增進相互理解
——在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五屆年會上的致辭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深層的底色。文化對話是增進相互理解的重要途徑。在當前國際關系復雜多變的形勢下,我們或許能從文化中找到幾點應對這些挑戰的啟示。
文化因多元而美麗。每一個文明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唯其不同,才使我們既能登上綿延萬里的長城,也能看到屹立千年的金字塔,既能體味民樂絲竹的優美婉轉也能欣賞交響樂的氣勢恢弘。世界那么大,不能只有一個聲音、一種色調。我們欣賞其他國家文化的多姿多彩,我們也珍視自身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各具其美,這個世界才會更加美好繁榮。
文化因創新而鮮活。文化發展的動力在于開放創新,每一個偉大的文明都在歷史的長河中因不斷推陳出新而壯大提升,因不斷借鑒吸收而豐富多彩。每一種文化只有以海納百川的包容,穿越時空、與時俱進,才能歷久彌新。如果固步自封、自以為是、唯我獨尊,文化就會凋敝枯萎,人類社會就無法進步。當今世界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昨天我們還在感慨互聯網讓這個星球變得越來越小,今天已經驚嘆人工智能的無所不能,明天等待我們的或許還有更多未知的精彩。
文化因交流而生動。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互鑒交融。不同地域的文化通過交流互鑒,感受著彼此的魅力,吸收著彼此的精華,相互促進、交相輝映。回望歷史,東方的中華文化和中亞、歐洲的文化相互交流、互鑒交融,成就了各自的燦爛與輝煌,也為各地區帶來了和平與繁榮,而古絲綢之路則為此發揮了巨大的歷史作用。今天的“一帶一路”又承載了新的歷史使命,其中,拉近人的距離,拉近心的距離,使民心相通,則是其核心要義之一。
今天的世界仍然有許多棘手的難題。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民粹主義猖獗,“自己優先”甚囂塵上。這讓人十分擔憂!真正讓一個國家、一種文明變得“偉大”的,是要懷柔遠仁,兼濟天下。如果只顧自己、不管別人、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只會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自己優先”注定不會使“自己偉大”。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命運與共,才是人類社會和人類文明繁榮興旺的必由之路。
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史上唯一從未間斷而傳承至今的古老文明。這份悠久的傳承得益深植于中華文化根基中對和合共生、天下大同的永恒追求。在各國深入思考“世界向何處去”這一時代課題的今天,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是中華文明用歷史智慧解決現實問題給出的“中國方案”。我們始終相信,“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們更加希望,世界上的不同文明、不同國家共同攜手合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崇高目標而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