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在傾聽記者提問。鞠傳江攝影
羅伯特·弗蘭克,這位“二戰”剛結束即出生的年近7旬的學者,11歲時老師精彩的古希臘歷史課讓他萌生了成為歷史學家的夢想,在歷史時間與空間里行走了近60年的他,如今已是著名國際關系史專家。
沉思中的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鞠傳江攝影
以下是記者采訪他的對話。
記者:“你是歷史專家,能告訴我你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評價?
羅伯特·弗蘭克:“我對‘二戰’的特別興趣源自我的家庭,那場戰爭非常殘酷可怕,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軍民死亡超過5000萬人,無數人顛沛流離。正是戰爭的動亂使波蘭人的父親與英格蘭人的母親相識,而戰后我們一家人又定居了法國。”
談起“二戰”給世界帶來的災難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攥起了拳頭。鞠傳江攝影
記者:“人們要從那場反法西斯戰爭的紀念中獲取些什么?如何以‘二戰’史為鑒?”
羅伯特·弗蘭克:“那場戰爭已經過去了70年,經歷戰爭的人已經不多,許多人漸漸淡忘,但是歷史學家卻要永遠銘記,不斷探索,讓更多人知道那場戰爭的真相,以警醒后人遠離戰爭。”
記者:“你有什么例證?”
羅伯特·弗蘭克:“1900年召開的第一次國際歷史科學大會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前夕,各國歷史學家曾試圖阻止那場由民族主義引發的戰爭,當然結果是相反的。而‘二戰’中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更是源于極端的種族主義。”
“今天,史上最多國別的歷史學家匯聚在中國,在此討論關于中國、關于革命、關于戰爭還有情感等不同議題的歷史,這是全球的視野、也是全球的對話平臺,歷史學家們也就有了重新審視評價亞洲及中國歷史的機遇。”
“這里匯集了很多新的觀點、新的史料、新的研究對象和新的反思。國際視野會給不同國家的歷史學家糾正一些偏見和失誤。”
記者:“人們總說歷史是面鏡子,可以照著過去,更能映射未來。你怎么看?”
羅伯特·弗蘭克:“的確如此,歷史關乎當下和未來,而不是簡單講述歷史。作為歷史學家,就要把這面‘鏡子’擦亮。關于‘二戰’,我和世界50多位歷史學家、哲學家和政治學家共同撰寫了《1937—1947 戰爭—世界》(1937-1947 La guerre-monde),今年4月剛剛出版,這部2000多頁的法語著作,它包含了法、英、德、意、加、奧等國歷史學家們最新的研究成果。毫無疑問,這是一本具有國際視野的著作,并糾正了過去‘歐洲中心主義’的許多錯誤。”
記者:“書中有什么觀點是新的?”
羅伯特·弗蘭克:“比如,‘二戰’開始是1937年、1939年還是1941年呢?這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過去歐洲國家普遍認為1939年9月1日德軍進攻波蘭是‘二戰’的起始時間,而如今越來越多的歐洲專家發現早在1937年亞洲的中國就發生了‘盧溝橋事變’,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首個戰場,那年中國開始了全面抗戰。”
記者:“那么中國在‘二戰’中占據怎樣的地位和作用?”
羅伯特·弗蘭克:“正是認識上的變化,歐洲歷史學家開始重新評估中國在整個‘二戰’歷史進程中的角色和地位。中國作為這一戰爭的受害國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為‘二戰’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牽制了數百萬日本侵略者,這減輕了歐洲戰場的壓力,并縮短了戰爭的時間。”
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回答記者提問動作豐富。鞠傳江攝影
記者:“那你如何評價日本和德國政府面對‘二戰’的不同態度?德國政府能夠真誠‘道歉’和‘謝罪’,而日本政府卻不斷對那場持久的侵略與屠殺進行掩蓋與洗刷。”
“我和歐洲學者們通過研究非常深入地了解日本在‘二戰’中對鄰國所犯下的罪行。在《1937—1947 戰爭—世界》那本書中有5章是關于亞洲戰場的記述,特別詳盡記述了日本‘南京大屠殺’殺害平民所犯下的罪行,最終他們輸掉了戰爭。在日本,有些人承認他們的祖先對鄰國犯下了罪行,但右翼勢力仍對很多人產生影響。特別是由于日本領導人經常參拜供奉戰犯的靖國神社,這對被侵略的國家從政治上來說是不能容忍的。2010年12月8日,時任聯邦德國總理的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殉難紀念碑前下跪,這是一種道歉,但這不是對法國的道歉,也不是對波蘭這個國家的道歉,而是對世界上所有猶太人的道歉。”
記者:你對目前中日之間的僵局有什么建議?
羅伯特·弗蘭克:“為什么法德和解了,而中國和日本沒有?‘二戰’中法德之間的戰爭也死亡了很多人。1984年德、法兩國領導人同時拜見‘二戰’法國烈士的墓地,并握手示意,德國通過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對‘二戰’罪行的態度,日本需要對中日兩國的和解做出努力。”
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在閱讀CHINADAILY。鞠傳江攝影
記者:對于“二戰”,你和國際歷史學會的專家們還會做些什么?
羅伯特·弗蘭克:“歐洲歷史學家已意識到‘歐洲中心主義’對于‘二戰’歷史研究不再適用,他們在尋求突破和轉向,用全球視野是很好的選擇。本屆會議頒發了首個國際歷史學會-積家歷史學獎,大獎得主格魯金斯基就是全球視野歷史研究的典范。本屆大會規劃了很多選題,相信會有更多世界歷史學家對亞洲戰場、對中國在那場戰爭中的經歷、對那場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感興趣!”
記者:“期待你和你的歷史學家團隊寫出有分量的新著作來!也希望你的《1937—1947 戰爭—世界》一書,盡早有中文版面世。”
羅伯特·弗蘭克:“謝謝!我也期待。”
古人云:“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面對一位有成就的世界歷史學家,我感到了史學家所擔負的歷史重任,我們所要做的是能夠從他們的研究成果中汲取更多的養分——經驗和教訓,也更期待歷史的沉淀能為未來的發展和世界的和平提供精神動力。
作者與國際歷史學會秘書長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合影。鞠傳江攝影
學者簡介: 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法國人,著名國際關系史專家,被法國政府授予法蘭西共和國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勛章。 1990-1994年任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當代史研究所主任;1994年起擔任巴黎一大(索邦)國際關系史教授,曾擔任勒努萬研究所(國際關系史研究所)所長。2002年起,他主持國家科研中心下的綜合研究項目(巴黎一大、巴黎四大與法國國家科研中心聯合研究室)——“身份認同、國際關系與歐洲文明”。 2010年當選為國際歷史學會秘書長。
關于作者:鞠傳江,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站長